银联叫停赴港刷卡购买投资性保险 有关专家也提醒消费者


根据银联发布的银联《境外保险类商户受理境内银联卡合规指引》,赴港刷卡购买大额投资型的叫停保险将受到限制。有关专家也提醒消费者,赴港购买香港保险不能只看到高收益,购买还需关注汇率变化和退保风险
近日,投资一则关于“银联停止内地客户在港刷银联卡缴纳保费”的性保险消息在网络上受到高度关注。对此,银联银联国际表示“并未停止”,叫停但记者了解到赴港刷卡购买大额投资型的赴港保险已被收紧。
近几年来,购买内地到香港买保险的投资消费者越来越多,尽管保监会多次对此进行过风险提示,性保险但赴港投保者仍然络绎不绝。银联据公开数据显示,叫停今年上半年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新单保费为301亿港元,赴港占上半年个人业务全部新单的36.9%,接近去年全年总和。而2010年,内地居民赴港投保为44亿港元,仅占香港总保费规模的7.5%。
银联卡支付服务明显收紧
上个周末,香港保险圈过得颇不宁静。10月28日下午,一条“银联停止内地客户在港刷银联卡缴纳保费”的消息搅动了离香港最近的深圳市。由于担心,不少消费者连夜过关去香港刷卡投保。相关报道称,深夜十二点以后,仍有超过两百位客户在验证中心手持等候号码。香港保诚等保险公司10月28日晚则纷纷延长了营业时间。
虽然银联国际在10月29日的公告中称“并未停止支付服务”,但从其近日发布《境外保险类商户受理境内银联卡合规指引》中看,口子收紧的态势相当明显。该《指引》内容包括:一、境内居民在境外购买与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经常项目保险,可以使用银联卡支付;其他保险项目严禁使用银联卡支付。二、严格落实外汇政策规定的境外保险类商户单笔交易不超过5000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币的消费金额限制。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学系主任王绪瑾认为,银联的相关动作主要是为遏制资金外流。
那么,银联的收紧动作,会不会给不断升温的香港保险市场浇上一盆冷水呢?目前仍有待观察。不过据记者了解,英国保诚和多家香港保险中介已经决定暂停接受银联卡缴纳续期保费。
此外,《经济日报》记者在采访银联相关人士时获悉,银联会持续监测商户交易,并根据交易情况要求商户提供相关材料。若发现涉及违规交易,将通过收单机构采取约束措施。
内地为何偏爱香港保险
“香港的保险产品相对内地来看,保费较低但是收益高,这是吸引内地居民赴港购买的主要原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说。由于香港人口死亡率比内地低,重疾发病率比内地低,保险虽然便宜,但是赔付较少,保单的量积累起来后,收益自然高于内地保险产品。而且“香港保险起步早,资金池规模较大,分红基数高。”王国军说。另外,内地保监会限定利率上限为3.5%,很多香港保险公司的利率可以做到4.25%甚至更高。记者了解到,香港的保险产品除了住院险、意外险以及其他消费型险以外,90%的产品如重疾险、人寿险、教育金等都是分红型保险。
近期人民币贬值也是香港保单热的一个推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海通证券分析师认为,内地居民热衷购买香港保险产品很多是在进行境外资产配置。他说,近一个月人民币对美元出现了连续贬值,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累计下调1080个基点,而通过购买香港保险产品,将人民币换成美元出境,可以帮助规避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影响。
在此次银联发布的《指引》中,针对赴港购买大额的、储蓄型的保险实施收紧,也就是说,想通过购买香港储蓄型保险,将大笔人民币资金转成美元资产的这条通道已被关闭。
投保境外保单警惕风险
香港保险产品尽管颇具诱惑,但是风险不可不防。今年4月,中国保监会在《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中表示,因香港与内地保险业务在适用法律、监管政策以及保险产品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香港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望广大消费者知悉风险,谨慎投保。
王国军认为,“购买香港保险不能只看到高收益,还需关注汇率变化和退保风险”。据了解,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的保单,赔款、保险金给付以港币、美元等外币结算,消费者需自行承担外币汇兑风险。中途退保时,投保人只能获得保单的现金价值。香港监管部门对保险产品的现金价值无具体要求,大多数长期期交保单在保单前期现金价值很低,前2年甚至为零,客户如果退保将承受较大的损失。
另外,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单,需亲赴香港投保并签署相关保险合同。如在境内投保香港保单,则属于非法的“地下保单”,既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也不受香港法律保护。
“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险适用香港地区法律,如果发生纠纷,投保人需按照香港地区的法律进行维权诉讼。”王绪瑾说。与内地相比,香港法律诉讼费用较高,可能面临较高的时间和费用成本。
标签:银联|刷卡责任编辑:陈子汉 陈子汉相关文章
- 宿松融媒讯 为进一步加强商会建设,4月8日,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余菽华到宿松鞋服商会、宿松广告商会、宿松水产商会、宿松建筑商会走访调研。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工商联党组书记周发勤,县工商联秘书长胡向明陪2025-05-08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史晔 记者薛庆元)1月29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2020年江苏省消费意愿及舆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分析了2020年全省居民的消费意愿、消费投诉、消费维权舆情热点等,线2025-05-08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作为一种潮流玩具,盲盒抽彩式的销售方式精准切入年轻消费者市场,点燃消费热情,也带来诸多负面问题。1月28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观点指出,随着盲盒产业市场竞争愈发2025-05-08
陕西消协发布2020 消费投诉分析 建议谨慎选择童盟托管等商家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刘勇 记者徐文智)1月11日,陕西省消费者协会公布了2020年全省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情况统计与分析。根据统计,去年全省各级消费者协会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9735件,解决8026件,2025-05-08- 一些激进公司单月成立20只,频现提前结束募集的情形上半年基金专户子公司密集成立368只产品,规模达1500亿元。进入三季度尤其是8月,基金专户子公司在产品发行和业务拓展方面继续高歌猛进,一些激进的公司2025-05-08
世基长租公寓“失联” 广西消委会提示消费者:警惕出租房“低价”陷阱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记者顾艳伟)经营长租公寓的广西世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世基公司)在成立不到半年后突然“失联”,让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160多位租客顿时手足无措,他们缴2025-05-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