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进入高发期,食用贝类需注意 食用后极易引发中毒事件

  发布时间:2025-05-08 00:16:24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沿海海域“赤潮”进入高发期。沿海的贝类因“赤潮”蓄积毒性,食用后极易引发中毒事件。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科学认识贝类毒素,谨防食用贝类风 。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赤潮沿海海域“赤潮”进入高发期。进入沿海的期食贝类因“赤潮”蓄积毒性,食用后极易引发中毒事件。用贝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

科学认识贝类毒素,类需谨防食用贝类风险

贝类鲜香美味,注意深受大众喜爱。赤潮我国沿海贝类有4000余种。进入常见的期食有贻贝(又叫海虹、淡菜等),用贝海螺、类需蛤蜊、注意牡蛎 、赤潮扇贝等。进入

贝类本身不产毒,期食有毒藻类是元凶

贝类本身不产生毒素,但如果其摄食了有毒藻类或与有毒藻类共生,则可能在体内蓄积毒素,形成贝类毒素。贝类毒素无色无味,在贝类体内呈自由或结合状态,主要贮存在贝类的消化器官中,如果染毒的贝类被人食用后,贝类毒素会在人体内迅速释放而导致中毒。

不同贝类对毒素的蓄积、代谢和排除能力存在很大差别,贝体内毒素含量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差异,尤其是当有毒“赤潮”发生时,贝类体内更易蓄积毒素。

常见毒素分四类,均无特效治疗药

根据中毒症状的不同,常见贝类毒素主要分为四类,即腹泻性贝类毒素(DSP)、麻痹性贝类毒素(PSP)、神经性贝类毒素(NSP)和记忆缺损性贝类毒素(ASP)。目前,我国贝类毒素中毒主要以腹泻性和麻痹性贝类毒素为主。

腹泻性贝类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状是口唇刺痛和麻痹,并扩散至面部、脖子、肢端,伴有头痛、晕眩、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会停止呼吸、窒息死亡。神经性贝类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状是肌关节无力、冷热感觉颠倒、说话吞吐困难等。记忆缺损性贝类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状是头晕、眼花、短期记忆功能丧失。目前,所有贝类毒素引发的中毒均无特效的治疗药物。

毒素不易被破坏,科学预防是关键

贝类毒素不会使贝体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通过颜色和气味并不能判断其是否已染毒。煎炒、水煮、高温、高压等常用的烹饪方法也不能完全破坏贝类毒素。所以,预防和及时对症治疗是减轻贝类毒素危害的主要方法。

01 把好捕捞关

沿海地区居民不要在有毒“赤潮”预警期间“赶海”捕捞或采食贝类,平时也不要在排水口(如电厂冷凝水、生活污水)附近海域采集、捕捞贝类。

02 把好采购关

消费者在购买贝类时,要选择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

03 把好食用关

食用贝类时要去除消化腺等内脏,每次食用量不宜过多。食用后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要立即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食品伙伴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贝类毒素牡 蛎扇贝

  • Tag:

相关文章

  • 宿松县统一战线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宿松新闻网

    宿松融媒讯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4月4日,宿松县统一战线组织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夏幼华出席活动,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以及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及宗教界代表等各阶层
    2025-05-08
  • 沪指跌1.41% 创业板跌0.76% 北向资金终结连续13日净流入

    两市午后总体弱势盘整,除了病毒防治板块外,近乎所有板块开始调整,大盘总体维持震荡走弱的态势,市场题材概念萎靡,盘面上看,个股普跌,板块方面流感板块领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052.14点,跌1.41
    2025-05-08
  • 国庆假期保险成游客标配 境内保险订单占比超六成

    今年国庆期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据文旅部官方微信公众号10月4日消息,国庆假期前4天旅游消费再创历史新高,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5.42亿人次,同比增长8.02%;实现国内旅游收
    2025-05-08
  • 3000点得而复失!两市成交近8000亿元,创逾4个月新高

    在多项利好推动下,两市股指今日早盘高开高走,沪指盘中重返3000点,创两个月来新高,创业板指则突破1700点,创今年4月底以来新高。不过,尾盘期间,香港地产股跳水大跌,恒生指数尾盘下挫,受此影响,A股
    2025-05-08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在水质重金属检测中的探究——以水中铅、镉检测为例

    水质检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质检测的项目众多。其中大多数重金属元素由于无色无味,但低浓度即对生物体毒性很大,因此准确的测定出水中重金属的含量显得尤为重要。水中
    2025-05-08
  • 沪指低开高走收涨0.39%,权重股护盘,科技股普遍回暖

    受外围市场影响,A股三大股指均小幅低开,市场情绪一度陷入低迷状态,银行、地产等权重板块带领大盘持续震荡反弹,但量能未能跟进,资金仍然偏向谨慎。午后随着大盘逐渐企稳,市场做多信心有所增加,节前避险资金逐
    2025-05-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