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公布扫码点餐消费调查结果 八成消费者遭遇强制关注 黑龙存在信息泄露等隐患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传江)随着智能化的黑龙普及,扫码点餐慢慢走进了人们的布扫生活,扫码点餐虽然便利了商家和消费者,码点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泄露等隐患。餐消查结针对餐饮场所普遍采取的费调扫码点餐,甚至有的果成扫码后仍须“强制关注或授权个人信息”才能进行点餐消费,成了商家“流量捆绑”的消费现状,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开展《扫码消费问卷调查活动》。遭制关注结果显示,遇强八成消费者在扫码点餐时遭遇强制关注,黑龙存在信息泄露等隐患,布扫引发消费者不满。码点
本次调查的餐消查结结果显示,八成消费者遭遇强制关注点餐现象。费调大部分餐厅存在扫码点餐强制关注的果成现象,强制关注公众号是电子扫码后的“必经程序”。扫码点餐虽然有着电子类服务特有的便捷优势,但大多数消费者对“强推式”服务会感到反感。
调查显示,点餐平台存在套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现象,“注册授权商家或第三方获取地理位置、账号等个人信息”“微信登录授权昵称等个人信息”是点餐平台套取消费者信息的主要手段。在注册会员或关注公众号等授权个人信息后,五成消费者被后续广告信息困扰。有大部分消费者表示经常收到关于优惠券、广告等推送信息,被迫接受垃圾信息打扰;少部分消费者表示收到关于优惠券、广告等推送信息可以了解一些动态信息。显然,商家频繁地推送信息给消费者造成了困扰。
点餐平台存在套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现象
在对消费者外出就餐遇到扫码强制关注或注册个人信息才能下单的情况进一步调查时发现,“无奈同意,事后再一个个取消”成为消费者解决扫码就餐强制关注或填写个人信息情况后的主要措施。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消费者中,“加强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技术手段”“应完善相关法律政策”“提升用户安全意识”三方面是消费者对扫码点餐行为隐私保护方面的主要建议。
消费者对扫码强制关注或注册个人信息的态度
根据调查分析可以看出,人工点餐正在被逐步取代,扫码点餐现象日益普及。其中,被强制扫码点餐的消费者占比高达80.29%;更有30.6%消费者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66.91%的消费者遇到过必须给出个人信息才能点餐的情况;57.38%的消费者后续经常收到了关于优惠券、广告等推送信息,被迫接受垃圾信息打扰。可见让人反感的不是扫码点餐这个形式,而是扫码点餐时不得不关注或交出个人信息,让人感觉麻烦同时也担心隐私泄露。
针对消费者被“强制关注”的现象,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建议,督促餐饮行业优化点餐服务,规范餐饮行业“扫码点餐”行为。相关部门应以更具体的方式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扫码点餐行为,明确扫码点餐的操作标准、可行方式、信息保护范围,划出扫码点餐的服务禁区,通过约谈、查处、曝光、警示等方式,给扫码点餐打上“扫码监督”的烙印,倒逼商家规范自律。
餐饮商家自主提供多种点餐方式,健全扫码点餐机制。餐饮商家应该坚持传统点餐和扫码点餐两种模式并行,由消费者自主选择点餐模式,同时餐饮商家必须依法依规恪守信息收集底线,摒弃超范围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行为,健全信息保护机制。
强化第三方平台的连带责任制,严格整治大数据泛化现象。扫码点餐后,一些商家公众号会强制推送广告,不胜其扰。建议相关部门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二维码的使用识别标准,减少或禁止公众号平台对用户信息的强制收集,从严整治一些第三方平台的泄漏、滥用数据牟利等行为,尊重消费者意愿的基础上,遏制“大数据”泛化、被迫化等现象。
责任编辑:24
相关文章
- 在环保与水质监测领域,每一个细微的数据都至关重要。基于多年在这一行业的深耕细作,我深知水质检测工作的复杂性和严谨性。无论是饮用水安全、工业废水排放,还是生态环境评估,都离不开准确可靠的水质检测数据。一2025-05-08
- 德银策略师常宇亮在报告中称,中国股市本周一、周二大跌的根本原因是市场人气脆弱,近期建议投资者关注希腊及美联储决策等全球性事件及中国市场利率走高。德银认为A股近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投资者情绪脆弱,而造成后2025-05-08
- A股再度大跌,各类谣言也甚嚣尘上!这一次,躺枪者是今日就要上市交易的国泰君安证券。昨日尾盘时分,网上一则传言分外引人注意,传言内容是这样的:这个谣言也是真下了功夫,不仅提到国泰君安7月起将停掉所有第三2025-05-08
- 6月27日,央行宣布,自2015年6月28日起有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同时,自2015年6月2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包括此次降息和定向降准在内,这已是去年四季度以来央行2025-05-08
- 红红火火,开工大吉!2025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八,伟业计量集团迎来了新的一年的开工庆典。上午8点18分,庆典准时拉开帷幕,全体员工整齐列队,升国旗、奏国歌,合唱企业之歌。隆隆的礼炮声预示着伟业计量2025-05-08
- 银行存款离奇失踪,似乎成了白酒企业的“魔咒”。继酒鬼酒、泸州老窖银行存款离奇失踪后,洋河股份又曝出上亿资金蒸发,由于未就此事单独发布公告,市场人士认为这种行为涉嫌信披违规。洋河股份4月29日发布的202025-05-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