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发布风险提示:防范炒作区块链概念诈骗 部门侵害公众合法权益

新华网北京8月24日电 今日,部门银保监会、发布风险防范中央网信办、提示公安部、炒作人民银行、区块市场监管总局提示:近期,链概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区块链”的念诈旗号,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部门侵害公众合法权益。发布风险防范此类活动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提示而是炒作炒作区块链概念行非法集资、传销、区块诈骗之实,链概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念诈网络化、部门跨境化明显。依托互联网、聊天工具进行交易,利用网上支付工具收支资金,风险波及范围广、扩散速度快。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租用境外服务器搭建网站,实质面向境内居民开展活动,并远程控制实施违法活动。一些个人在聊天工具群组中声称获得了境外优质区块链项目投资额度,可以代为投资,极可能是诈骗活动。这些不法活动资金多流向境外,监管和追踪难度很大。
二、欺骗性、诱惑性、隐蔽性较强。利用热点概念进行炒作,编造名目繁多的“高大上”理论,有的还利用名人大V“站台”宣传,以空投“糖果”等为诱惑,宣称“币值只涨不跌”“投资周期短、收益高、风险低”,具有较强蛊惑性。实际操作中,不法分子通过幕后操纵所谓虚拟货币价格走势、设置获利和提现门槛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此外,一些不法分子还以ICO、IFO、IEO等花样翻新的名目发行代币,或打着共享经济的旗号以IMO方式进行虚拟货币炒作,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
三、存在多种违法风险。不法分子通过公开宣传,以“静态收益”(炒币升值获利)和“动态收益”(发展下线获利)为诱饵,吸引公众投入资金,并利诱投资人发展人员加入,不断扩充资金池,具有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等违法行为特征。
该则提示称,此类活动以“金融创新”为噱头,实质是“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资金运转难以长期维系。请广大公众理性看待区块链,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乱坠的承诺,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标签:区块链责任编辑:陈子汉 陈子汉相关文章
- 在农药化学分析领域深耕多年,我见证了无数分析技术的革新与进步。从传统的色谱法到现代的质谱联用技术,每一步都推动着农药残留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迈向新高度。然而,在追求高效与精准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标准2025-05-07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孙蕊记者田珍祥)近年来,盲盒引起不少消费者的追捧,与此同时,商家过度营销、虚假宣传、产品质量差和纠纷难解决等问题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2025-05-07
浙江杭州公布2020年餐饮浪费监督评价结果 节约消费总体较好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3月10日上午,浙江省消保委、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杭州市消保委、杭州市餐饮旅店行业协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杭州市2020年“抵制餐饮浪费 引领绿色节约消费新风尚&rdqu2025-05-07-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近日,针对“联联周边游”平台公示信息不全、退款规则及流程不准确,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的行为,上海青浦、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湖州、嘉兴2025-05-07
- 在环保与水质监测领域深耕多年,我深知水质安全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如何高效精准地测量水质中的有机碳含量,成为了保障水质安全的关键。一、总有机碳测量2025-05-07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对广大消费者来说,最常见的口腔护理就是刷牙了。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对互联网上销售的部分品牌的电动牙刷产品开展了2025-05-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