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发底薪月入十几万,起底私募圈“职业骗底薪”团伙 月入在多家私募机构任职

近年来,底薪底私私募行业“流窜”着这样一批人:他们不停应聘销售岗位,月入在多家私募机构任职,募圈每天汇报工作却不开展实际业务,职业靠着多家私募发的骗底底薪轻松月入十几万元,多位私募人士称之为“职业骗底薪”。薪团
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获悉,底薪底私近年来数百家中小型私募遭遇了“职业销售诈骗”,月入部分机构损失金额超百万元。募圈据悉,职业目前经济犯罪侦查警察已将部分相关人员抓获,骗底4月6日上海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薪团通报首例“套路应聘”诈骗案的底薪底私情况。
“职业骗底薪”团伙固然需要严惩,月入但中小型私募也需反思合规意识薄弱的募圈问题。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为了扩张规模大批量招募市场销售团队无可厚非,但在招募过程中,私募需注重合规风险的把控,切莫“贪小便宜吃大亏”。
严查:警方已统一接收报案材料
“今天和警官沟通了解到,警方已经抓捕羁押了十几名‘骗子’,大家有曾经被骗的证据资料可以联系警官。”3月下旬,私募人士李享(化名)在一个微信群中的一段话,引发了不少机构的关注。
记者发现,李享所在的微信群名为“反职业混底薪联盟”,群中成员多为初创型私募创始人或者合伙人,而且他口中的“骗子”正是“套路应聘”诈骗团伙。
李享坦言:“2020年,公司为了扩大规模招聘了20余位销售人员,不过签订劳动合同后发现,这批人平时几乎不见人影,日报每天倒是写得很详细,还偶尔会带客户来公司,但最终却一单业务也没谈成,离职也很爽快。与同业的人交流才发现很多私募机构也遇到过类似情况。”
“我们之所以建微信群,主要是这两年骗底薪的‘骗子’太多了,这次警方抓捕相关人员是非常大的进展,我们这些受骗私募都积极提供了证据。”李享一边说着,一边向记者展示了为收集证据建立的微信群。
记者获悉,3月28日晚间,上海某经济犯罪侦查支队警官已完成报案材料的统一接收。4月6日,上海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警方在发现专业诈骗团伙可疑行为后,便组成专案组进行案件侦查,迅速将犯罪嫌疑人抓捕。此犯罪团伙通过针对性伪造简历,培训团伙成员面试,伪造冒充高净值客户签订意向合同等方式骗取底薪,屡屡得逞,犯罪金额达5000余万元,被骗单位目前已有300余家。
嚣张:部分私募遭遇“上门讨债”
除了骗底薪,相关团伙在还会通过“上门闹事”、举报、劳动仲裁等方式扰乱私募机构正常运转。
“这帮人把我们公司前台的小姑娘都吓哭了,客户也不敢来!”上海一位初创私募创始人陆云(化名)提起骗底薪团伙,颇为愤慨。
据她回忆,2021年11月公司陆续发现了一些销售人员“钉钉”打卡作假、兼职其他公司的行为,因此拒绝支付此类员工的部分工资。但拒绝支付工资后,即2022年1月开始,骗底薪团伙成员便多次来公司吵闹,要求发放工资,针对此事公司曾两次报警。
“与此同时,骗底薪团伙成员还申请劳动仲裁,甚至向上海市劳动监察大队等部门举报,影响公司正常营业,最后不管是劳动仲裁庭人员还是调解中心老师,均给出付一定工资缓解矛盾的建议,因此公司只能向其支付部分工资。”
另一位私募创始人也遇到过类似情况。该创始人2021年曾在社交平台提供了一份骗底薪团伙的可疑人员名单,希望给同行“提个醒”,但该名单发布后,骗底薪团伙不久便找到私募机构办公地点,在会议室与其激烈争吵,其中一位女性成员更是以跳楼威胁该创始人发布相关声明,以确保自己能够继续应聘其他私募机构。直至警察到场,双方激烈争吵才结束。
此类“骗子”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应聘机会的?多位私募人士透露:大多数人是通过线上招聘平台联系到私募的,但很多招聘平台并不会对他们的从业经历进行充分地背景调查,这一定程度上为其行骗提供了便利。
反思:私募人才招募“该省的不能省”
“职业骗底薪”相关人员落网固然有助于优化私募营商环境,但与此同时,私募自身合规意识的提升或许才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分析具体案例可知,骗底薪团伙之所以能够顺利在多家公司同时任职,免缴社保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上海市公安局在4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一些用人单位因省掉社保支出的“占便宜”心理造成了其实际上的损失。
可见,私募尤其是初创型私募,“为了省钱”使其降低了风控底线。
“如果员工要求不缴社保,那么小私募也不会强制要求,毕竟能节省一部分开支,这就给同时任职多家私募的人提供了操作空间,所以对于私募来说,后续在合规层面还需要更加严谨。”沪上一位私募人士直言。
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沁鑫表示,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也就是说,签订劳动合同后,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法定义务,不以用人单位或劳动者的不缴纳意愿而得以免除。”
一位有过类似经历的私募创始人也透露:“有些销售人员面试的时候说自己有从业资格证书,但是公司想给他在协会备案时发现他还有一门科目没考过,无法备案,这时候私募为了留住人才,可能会选择先签合同,然后等他拿到资格证书再备案。这就导致私募很难在备案前发现销售人员同时就职于其他公司,也给了他们‘钻空子’的空间。”
多位老牌私募人士提示,私募为了扩展规模而大批量招募市场销售团队可以理解。但合规底线是私募的生命线,人才招募、策略运转等方面均须严格把控风险。其次,须重视市场销售团队的专业性,过度追求规模的过程中忽视投资人适当性问题将暗藏风险,把投资人利益放在首位,才是私募“活下来、跑得远”最根本的法则。
(记者 马嘉悦)
标签:骗底薪|私募责任编辑:陈子汉 陈子汉相关文章
甲醇中丙烯醛、丙烯腈混合溶液标准物质:高效分析丙烯醛丙烯腈新标样
在化学分析领域,尤其是针对复杂混合物的高效分析,一直是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面临的重大挑战。基于多年的行业经验,我深知甲醇中丙烯醛、丙烯腈混合溶液标准物质在分析化学中的重要性。这种混合溶液不仅是许多工业生2025-05-08「展会盛况」伟业计量步履不停,诚邀您相聚合肥第二十一届中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高峰论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6月14日,2023年第21届食品农产品安全与现代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高峰论坛在合肥丰大国际大酒店盛大开幕。伟业计量步履不停,继续投身知识热潮。欢迎各2025-05-0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2022版与2010版标准比对解读
2022年7月28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GB 25192-2022)以下简称“2022版标准”)。现将2022版与2025-05-08- 导读 2月6日意大利阿布鲁佐疫情最新消息-阿布鲁佐截至2月6日0时00分(北京时间)疫情数据统计数据来源:新浪阿布鲁佐疫情实时动态追踪)1、累计 2022-02-06 14:40:312月6日意2025-05-08
- 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文/摄)11月25日,记者来到位于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的新隆嘉超市沈阳三隆生活广场店以下简称三隆超市),在一楼的水果、海鲜经营区和二楼的生鲜肉经营区看到,白色节能灯照射下的生2025-05-08
- 导读 2月6日意大利托斯卡纳疫情最新消息-托斯卡纳截至2月6日0时00分(北京时间)疫情数据统计数据来源:新浪托斯卡纳疫情实时动态追踪)1、累计 2022-02-06 13:50:172月6日意2025-05-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