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高收益难兑现 “预期”二字有名堂 但可以确定的理财是

  发布时间:2025-05-08 13:57:24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我们有款优逸理财产品的最高预期收益率是6.25%,尽管不能对具体的产品表现做任何保证,但可以确定的是,前几期实际到期收益率平均基本可以达到这个收益。”日前,来自包商银行成都某网点的理财经理如是向记者 。

  “我们有款优逸理财产品的预期最高预期收益率是6.25%,尽管不能对具体的银行益难产品表现做任何保证,但可以确定的理财是,前几期实际到期收益率平均基本可以达到这个收益。高收”日前,兑现来自包商银行成都某网点的名堂理财经理如是向记者介绍。

  事实上,预期由于“预期收益率”这一指标有效的银行益难“引客”作用,在银行理财产品的理财竞争中,其一直被视为利器,高收也成为理财经理们的兑现变相“保障”,往往给投资者稳赚不赔的名堂错觉。然而,预期《金融投资报》记者对银行理财产品梳理后发现,银行益难在“繁盛”的理财背后,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难达预期收益率甚至大幅亏损、信息披露不充分等现象屡见不鲜,对于投资者而言,弱化风险后的高收益率也许就像是“望梅”,难以解决“真渴”。

  现状

  部分银行理财成绩挂“零”

  截至3月31日,符合预期的理财产品市场占比总量为38.48%,而在“挂零”的理财产品中,法兴银行独占四席。

  当理想照进现实,成绩单的披露令“高预期收益理财产品”揭开了真实面纱。

  据Wind数据,截至3月31日,在今年一季度到期的15084只银行理财产品中,实际收益率大于预期收益率的银行理财产品仅为40只,市场占比为0.27%,而符合预期的理财产品市场占比总量为38.48%。

  而在16家上市银行中,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吻合度最高的是民生银行,一共799只产品中,有655只实际收益率等于预期收益率,吻合度为76.17%。

  更有甚者,不少标榜“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最后的实际收益率不到1%,甚至出现“挂零”。银率网统计显示,2013年到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共计39727款,其中披露到期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为27277款;171款产品未达到预期收益率,6款产品实际收益为零。

  而在“挂零”的理财产品中,法兴银行独占四席。

  根据官网公布的已到期产品收益显示,其2012年至今的97款结构性理财产品中,16款产品的到期收益率(年化收益率)未达到1%,4款产品收益率为0。其中,预期收益率与实际到期收益率差别最大的为一款“2011年1.5年期股票指数挂钩人民币投资产品”。该产品预期收益率为10%,而实际收益率为0。另有某股份制银行的一款期限为90天的“金葵花”焦点联动系列理财产品,去年10月发售时最高预期年化收益率9.7%,但实际年化收益率仅为0.40%。

  银行

  借高预期收益率“扯眼球”

  2014年以来,年化收益率在6%以上的产品频频出现,更不乏10%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

  超6%、8%、甚至12%……一个个令投资者怦然心动的预期收益率背后,是银行理财产品战场的硝烟弥漫。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冲击,令存款流失压力成为银行们的心病,为了吸引更多的存款,理财产品这一手段被运用到了极致,其预期收益率也是一路高歌猛进。

  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可供统计的178家银行共发行了46823只理财产品,较2012年同比增加了45%,其中,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达到4.75%,同比上涨5.08%,同时多家银行产品预期收益率普遍超过5%。而仅在今年一季度,可供统计的163家银行就已发行了13464只理财产品,相比去年同期增幅超过40%。

  与发行增速一致,这些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相当给力。2014年以来,年化收益率在6%以上的产品频频出现,更不乏10%以上产品。其中,招商银行2月发行的“金葵花”焦点联动系列之股票指数表现联动(沪深300指数)理财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达到了12%;而目前在售的理财产品中,汇丰银行发行的汇享天下两年期人民币结构型投资产品预期收益率更高达12.5%;另有平安银行发行的结构类100%保本挂钩股票理财产品期限仅为91天,预期收益率却高达9%。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存贷比逼近监管红线及不良贷款率上升的双重压迫,令理财产品尽管屡被质疑,但银行们难以因此放慢理财产品的供给和发行力度,而作为制胜利器的“预期收益率”也或将继续攀升。

  警惕

  预期收益率并非实际收益

  高预期收益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实际上包括许多不确定的预期参数,因此银行并不能“零误差”的操作。

  对于普通的理财投资者而言,在金融机构面前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难以看懂繁复的理财产品说明书,又听不明白专业的介绍术语,这令预期收益率成为投资者判断理财产品的重要标的。“明明是风险偏好较低,却非常乐于购买高收益产品”,中国银行业协会第一副秘书长周永发一针见血地勾勒出了普通理财投资者的“群生相”。

  然而,相较于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的差距,对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率信息披露的不透明同样令风险藏匿其中。

  普益财富数据显示,去年到期的产品中,有16655款产品未公布到期收益率,占比近40%。同时Wind数据显示,今年1季度有61.27%的到期银行理财产品显示为“缺少收益资料”,总量高达9242只。而以招行为例,其“缺少收益资料”产品比率高达94.21%。

  普益财富研报就此分析称,在公布产品的到期收益率情况时,部分银行对收益表现较差的产品到期信息隐藏,公布到期信息的产品一般都是收益较好的产品,造成某些机构产品收益稳健的误导。

  事实上,未实现预期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也有一定的“共性”,普益财富数据显示,2013年已经披露到期收益率的产品中,没有实现预期收益率的100款产品均为结构型理财产品;而在银率网公布的2013年未达预期理财产品中,89%为结构型理财产品,挂钩汇率和大宗商品的理财产品未达标产品数量较多。其中6款收益为零的到期产品均为人民币保本浮动收益类结构型理财产品,4款产品挂钩大宗商品,2款产品挂钩指数。

  预期高收益理财产品的理想为何与现实间相差巨大?业内分析称,高预期收益的结构型理财产品,实际上包括许多不确定的预期参数,这些预期完全取决于银行对市场的经验和预判能力。一般情况下,银行会针对浮动姓产品选择认为近期会有好的表现的标的,但这个选择并不会“零误差”。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清醒的认识到,虽然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被银行巧妙放大,但其只有在相对理想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更多时候仅是小概率事件。

标签:收益率|行理财产品|投资者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
  • Tag:

相关文章

  • 氯化锌溶液碘化:化学反应与合成必备

    在化学合成与反应的世界里,氯化锌溶液的碘化是一个既经典又充满挑战的课题。多年的从业经验让我深知,这个反应过程不仅考验着化学工作者的专业技能,还考验着他们对反应机理的深入理解和操作细节的精准把控。一、氯
    2025-05-08
  • 强势欧元成汇市“黑马”

    受益于欧洲银行业联盟协议有望达成,加之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再宽松预期降温,近日欧元强势走高,成为汇市“黑马”。截至11日收盘,欧元对美元汇率已连续7个交易日走高,创自2011年4月以来最长周期的连续涨幅,
    2025-05-08
  • 全球高端品牌雅生全国首家独立展厅开业

    原标题:雅生全国首家独立展厅开业 11月28日,雅生(AXOR)全国首家独立展厅于苏州扬清路1号美凯龙内盛大开业。作为汉斯格雅旗下的全球顶级高端设计师品牌,雅生自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后成长
    2025-05-08
  • 福州四宗地块20日拍卖 起价价逾50亿总面积近600亩

    近日,福州市国土资源局公告显示,该局将于12月20日以公开拍卖方式出让福州市城区4幅地块,总起始价50.92亿元,土地总面积近600亩。四地块的具体信息为:编号为2013-44地块,位于晋安区东二环泰
    2025-05-08
  • 宿松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开展第一季度道德讲堂活动 宿松新闻网

    宿松融媒讯近日,宿松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中心职工道德素养,召集全体职工开展2025年第一期道德讲堂活动。本次道德讲堂活动以“德善同行,点亮心灯”为主题。活动中大家共同观看《六
    2025-05-08
  • 男子网购遇钓鱼网站 79995元网银存款被瞬间清空

    小则假冒伪劣商品,大则遭遇钓鱼网银。如今,网上骗术可谓五花八门,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上当受骗。16日,记者从浙江金华警方获悉,该市一市民在网购时遭遇钓鱼网站,瞬间被骗79995元。卖家发来钓鱼网站网银瞬间
    2025-05-08

最新评论